
03
3 月
傳承與智慧——百年餅舖的商標之戰
傳承與智慧——百年餅舖的商標之戰
南部的一條老街上,有一家名為「同心號」的百年餅舖,這間店由陳家世代經營,已傳承至第四代。陳家的鳳梨酥和綠豆椪以獨家秘方製作,甜而不膩、口感細緻,從日治時代開始,便吸引了無數老顧客,甚至許多海外遊子每次回台灣都要帶上幾盒,作為懷念家鄉的伴手禮。
這些年來,陳家餅舖隨著時代變遷,開始發展網購市場,銷售量大幅成長。然而,就在陳老闆的兒子陳文澔準備進一步拓展品牌時,卻遭遇了一個晴天霹靂的消息——當他提交「同心號」商標申請時,卻被告知這個名稱早在五年前被人註冊了!
「怎麼可能?這是我們家的店名,從曾祖父的時代就開始用了!」文澔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,趕緊調查商標資料,發現註冊者竟是一名外地的公司負責人,而且該商標涵蓋了糕餅類別,這意味著他們不能合法地在商品上使用「同心號」這個名稱,甚至可能被對方指控侵權!
文澔當晚輾轉難眠,他腦中浮現祖父在爐前翻攪麵糰的身影,父親親自將綠豆餡包進餅皮的畫面……如果不能用「同心號」,那還能叫什麼?難道要改成「新同心」或「南同心」嗎?但老顧客認得的是這塊金字招牌,若是改名,恐怕市場上會產生混淆。
隔天一早,文澔便找了享譽國際智慧財產權事務所商量對策。所長聽完後,提出幾個處理方向:
- 確認對方是否有實際使用該商標
若對方商標已註冊超過三年但未使用,可以依商標法第63條提出「不使用廢止」請求,要求廢止該商標。 - 蒐集證據,證明「同心號」長年使用,主張在先使用權
例如早期的發票、廣告、報導、歷史照片,甚至老顧客的證詞,都能成為證明材料。 - 聯繫對方商標持有人,看是否能透過協商購買商標權
若對方願意談判,則可以以合理價格買回商標,避免官司糾紛。
於是,文澔和家人開始翻找老店的歷史資料,從祖父時代的舊帳本、民國50年代的報紙廣告,到最近幾年的包裝袋,證明「同心號」這個名稱從未間斷地使用過。另一方面,所長向智慧財產局提出廢止請求,主張對方註冊後從未真正經營糕餅業,因此該商標應被廢止。
智慧財產局最終判定對方商標權廢止,而文澔也順利註冊了「同心號」的商標,確保這塊百年金字招牌能夠繼續閃耀。這場商標風波讓文澔深刻體會到:品牌保護不能等,商標註冊應該趁早!